方沂因为人白的发光,又戴了眼镜,一副手无缚鸡之力的样子,贡献了反差笑料。
&esp;&esp;在笑声中,方沂抿着嘴。
&esp;&esp;他并不满意“火车飞天,落水”这一段镜头的特效,做的很粗糙。
&esp;&esp;水做的不好尚且可以理解:如何把水纹做真实,目前仍然是特效行业的难题,就连《阿凡达》也没有完全解决。
&esp;&esp;但是,火车也做的不太行:
&esp;&esp;汽笛冒着没有层次的灰烟,车轮在天空中整齐一致的空转,一排排车窗没有做出反光效果。当火车砸进水中时,没有真实世界该有的“力道”,更像是一块巨大的泡沫团。
&esp;&esp;显然特效的渲染引擎本身就存在缺陷。
&esp;&esp;方沂微微摇头。
&esp;&esp;姜纹却很得意,在黑暗中没有看到他的表情,反而来问他,“拍的怎么样?”
&esp;&esp;“挺好。”
&esp;&esp;得到方沂的认可,姜纹乐不可支,“就是让你也服气,我虽然没有冯大炮那片子花钱多,我也是花了心思做特效的,马克全力支持我……你觉得《大地震》特效的水平怎么样。”
&esp;&esp;“也好。”
&esp;&esp;冯大炮也听到了,露出自己一排大门牙,“方沂,听说你要拍新片子了,还要用到一部分特效?你这么聪明,做来肯定不比我们差多少。”
&esp;&esp;方沂摁自己太阳穴,青筋一簇一簇的跳动,“谢谢”。
&esp;&esp;——《让子弹飞》真的没有缺陷吗,其实也有的。整部电影过于展示姜纹的才华,对话密集,信息量很大,转镜又快,上一秒观众还在琢磨似乎有什么深意,下一秒立刻进入新的故事情节。
&esp;&esp;冯大炮在姜纹手底下当了很多年孙子,起势之后,其实也阴阳怪气过姜纹,说他该抑制自己的才气。
&esp;&esp;以冯大炮商业片导演的身份来讲,这已经相当于在嘲讽了。
&esp;&esp;如果没有方沂,部分人第一次看时,很难立刻明白这片子背后有暗喻。
&esp;&esp;但这次有了方沂。
&esp;&esp;前期剧情的高朝点在讲武堂的“两碗粉”故事上,当看到方沂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的时候,一些人已经明白了,方沂演的是一个纯粹真善美的人物。
&esp;&esp;他不仅仅是和土匪们格格不入,也和当时的人格格不入。
&esp;&esp;但是在一开篇,张麻子怎么说的呢?
&esp;&esp;“六子是我半个儿子”。
&esp;&esp;张麻子劫道开枪时,在他旁边像是接班人态势的那个人,也是六子。
&esp;&esp;这就很明显了,我让你来接班,对你言传身教,但是你死去了,于是火车载着黄老爷开回来,而我已经没有可以依靠的人。
&esp;&esp;电影继续播放。众人在六子的墓前祭拜,一个个说狠话,这就再次确定了六子已经死去。
&esp;&esp;之后一个小时,没有六子,有的只是麻匪一帮人如何智斗黄老爷,并最终释放鹅城老百姓一事,他们从此再也不用跪着了。
&esp;&esp;电影末尾,火车呜呜的开回来,张麻子错愕的看着前方:
&esp;&esp;自己的兄弟正在和死去的黄老爷谈论去哪里。
&esp;&esp;他们说:“去魔都,还是去普东。”
&esp;&esp;“魔都就是普东,普东就是魔都。”
&esp;&esp;还来不及细想这番话的意思,火车迅速消失在张麻子面前,而他怅然的回头望,却见到,出现一个骑着瘦马,白的发光的方沂。
&esp;&esp;姜纹在这里,给了一个没有任何声音的慢镜头特写。
&esp;&esp;张麻子不再有那样的迷茫,而是释然一笑。此时久石让谱写的旋律响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