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dt css="rd">
&esp;&esp;柳淮之捏了捏许泽平的脸颊,和蔼的说道:“你们两兄弟,不光是模样长得像,这嘴皮子倒是一样的伶俐,一个小小年纪就会给我下套拜师,一个小小年纪口齿清晰,脑瓜子转的飞快。”
&esp;&esp;这话许泽平哪里敢乱回答?他只得装傻笑。
&esp;&esp;“读过那些书?”柳淮之见此也不为难他了,转移了话题。他下意识的忽略了案几上许泽礼留下来的小册子,为什么要听小混蛋的安排?
&esp;&esp;“回先生,【三字经】,【百家姓】,【千字文】都已经背完了,兄长准备教学生【幼学琼林】了。”
&esp;&esp;柳淮之见小家伙不假思索的正经模样,有些吃惊,这样的学习进度着实让他有些吃惊了,饶是柳家书香世家,家中小儿也是四岁启蒙,五岁前学完【三字经】。
&esp;&esp;“哦?可是熟背?”
&esp;&esp;这辈子像是老天爷赋予了他过目不忘的能力,凡是读过两遍的书籍,他皆能够做到倒背如流,只不过他不喜欢暴露自己最真实的底牌所以在许泽礼面前,他都是装作朗读数遍以后,才勉强背下。
&esp;&esp;饶是这般,他的读书进度都是较同龄人快了数倍。
&esp;&esp;“勉强能够一倍。”
&esp;&esp;“呵,你这小家伙倒是谦虚了起来。”瞧着许泽平这装模作样的谦虚模样,让柳淮之倒是笑了起来:“子不学,断机杼开始背。”
&esp;&esp;许泽平下意识的就接了话头:“子不学,断机杼。窦燕山,有义方。教五子”
&esp;&esp;稚嫩的童声,不急不缓,却字字铿锵有力,让听着心情畅快。
&esp;&esp;“始制文字,乃服衣裳,往下。ot;
&esp;&esp;“始制文字,乃服衣裳。推位让国,有虞陶唐。吊民伐罪,周发殷汤。坐朝问道,垂拱平章”
&esp;&esp;通畅的【三字经】和【千字文】一背完,柳淮之对于怀中的小家伙越发的满意,还真是个好苗子啊!
&esp;&esp;“这些意思可都懂?”
&esp;&esp;许泽平点头,“兄长教过学生,学生都记得。”
&esp;&esp;“那你来解释解释九州禹迹,百郡秦并。岳宗泰岱,禅主云亭的意思。”
&esp;&esp;“九州之内都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迹,全国各郡皆在秦国合并。五岳以泰山为尊,世代帝王的禅让里皆是在云亭山举行。”
&esp;&esp;“吊民伐罪,周发殷汤。”
&esp;&esp;“安抚黎民百姓,讨伐罪孽深重的暴君。乃是指周武王姬发和商王成汤。”
&esp;&esp;
&esp;&esp;半个时辰的考校,柳淮之十分的满意,大手一挥,直接将他安排到了乙班。
&esp;&esp;柳淮之的私塾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班,这四个班并非指读书的好坏,而是指四个不同的阶段。
&esp;&esp;丁班,刚刚启蒙,还在教授【三字经】阶段。
&esp;&esp;丙班,熟读【千字文】,【百家姓】,倒背如流【三字经】。
&esp;&esp;乙班,【三字经】,【百家姓】,【千字文】,【幼学琼林】,【声律启蒙】皆已经熟背,通晓意思,开始浅教【九章算术】。
&esp;&esp;以上三个阶段皆为第四个阶段打基础,因为升入甲班以后,所学内容更为复杂,要为下场科举做准备了。
&esp;&esp;甲班要求【三字经】,【百家姓】,【千字文】,【幼学琼林】,【声律启蒙】不光熟背通晓字译,且能够一字不漏的默写出来包括字译。
&esp;&esp;且【九章算术】掌握前三章内容!
&esp;&esp;而这些学完以后,则开始学习四书。
&esp;&esp;以上皆掌握,开始做八股文和作诗。
&esp;&esp;不同于其他三个阶段是按一年考核一次,甲班学生乃是一月考核一次,若是连续三个月考核不达标,直接退学处理。
&esp;&esp;柳淮之带的这些学生,大部分在读到乙班以后,就退学了。
&esp;&esp;有很多是因为商户子弟,他们考不了科举,来读书也不过是为了识字做账;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家庭缘故,供不起他们长久读书;而一小部分是自身缘故,不爱读书又或者着实不够聪明,承受不住压力。
&esp;&esp;能够跟着他从丁班读到甲班,少之又少。
&esp;&esp;当然除去许泽礼这个开了挂的,读了四年书,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