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国战爆发前,他参加了府试,虽然一年多里已经很少读书,但到了考场上,竟然心神清明、文思如泉涌,加上往日积累发挥作用,结果榜上有名!
冀州是个上州,刺史官居三品,别驾四品,他这个长史都有五品。
“长史大人,刺史让你过去。”
“好,某这就去。”
不同于世家出身的别驾,刺史是个寒门官员,平日里跟沈易颇为亲近,很多事都是越过别驾,直接安排他来处理。
片刻后,沈易见到了刺史。
刺史已过知天命的年纪,但精明之色不减,国战期间的经历让他双眼愈发充满智慧,坐在那里不怒自威。
面对这位上官,沈易常怀高山仰止之情。这样的人,他平生只遇到过两个,前一个是他所在的那路义军的首领。
“衡水县出了乱贼,情况跟别的地方差不多,都是欧杀官差焚烧衙门,抢夺官仓的粮食。
“但不同的是,衡水县城设防严密,县令早就依照本官的安排,招募民勇巡查街巷、把守城池。”
说到这,刺史顿了顿,看向沈易,神情并不慌乱、焦急。
“这需要元神境的高手,亦或者许多御气境精锐!”沈易接过话茬。
刺史微微颔首,意味深长道:“不错。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,这些乱民是由那些青衣刀客煽动、带领的,这次的祸事为事先谋划。”
沈易面容肃然:“大人英明!”
衡水县距离州城不远,彼处发生的事他其实早就知道,因为那的确就是青衣刀客暗中推动。
他作为青衣刀客中的高层,冀州的主事者之一,这件行动虽然不是他一手策划,却清楚每个细节。
国战结束后,之前战斗在河北的各路义军,都接受了朝廷整编,或者功成身退卸甲归田,或者进入州府驻军当差,还有的去了藩镇。
其中的有功之士,几乎都成了朝廷官吏。
对于一般的义军将校而言,成为朝廷命官,就完成了身份转变,只需效忠朝廷;但对于其中的一品楼、长河船行修行者而言,他们之前的身份依然存在。
双重身份会带来什么命运与前程,会给具体的个人以怎样的影响,让他们产生何种心情与心理变化,是不可能单一论之的问题!
四平八稳的刺史接着道:“这些时日以来,河北与中原部分州县的祸乱不断发生,至今已有二三十件。
“暴民规模虽然大小有别,但最多不过数百人,袭击的对象也仅限于县衙及以下,元神境修行者很少出现。
“有祸乱的各州州府,皆已出动驻军循迹围剿,目前已有零星交战发生。如果是正常情况,事情不会很难控制,乱军很快就会被剿灭。”
说到这,刺史又停下来,不急不缓的看向沈易。
沈易顺着刺史的话往下说:“但这不是正常情况,乱民背后的青衣刀客,到底有多少人有多少力量,眼下我们并无准确把握。
“河北没有藩镇,军队力量不那么强,州城虽有驻军,数量不过千人上下,虽说对付治下乱民足矣,但如果”
州城驻军千人的规模,听起来不大,但大齐三百多州,如果每个州都有如此规模的驻军,拢共就是三十多万。
而普通州城,并非需要重兵布防之地。
真正需要大军驻守的,是军事重镇、险要关塞,京师及京师周围,以及四境边镇,尤其是北部漫长的边境线。
寻常时候,皇朝大军加在一起也不会达到百万规模。
而如今,朝廷有那么多藩镇,河北还在闹饥荒。
刺史冷冷道:“如果祸事继续发生,这些乱民的力量就会增强,更为可怕的是,他们若是相互聚集,由一股数百人变成数千人,那就非同小可了!
“而在有青衣刀客组织的情况下,这几乎是必然的。如此一来,东汉末年黄巾乱贼之象,就有可能在河北大地部分重现!”
沈易故作诧异、惊骇:“那形势岂不是已经火烧眉毛?”
刺史喝了一口茶,恢复了镇定从容的面色,淡淡地道:
“这只是最坏的情况,几乎不会出现。如今飞鱼卫已经到了各州,襄助驻军平乱,并严查青衣刀客根脚,有他们帮忙,战斗不会很难。
“今日叫你来,是因为你曾经是义军将领,精通兵事,本官想要你带领驻军出战,去平定衡水县的乱贼,迅速扑灭乱象。”
说到这,刺史若有深意的看了沈易一眼:
“若你此战能立下大功,本官会向朝廷为你表功,以你的资历与修为境界,届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,官升四品易如反掌!”
第五四七章 大风起(5)
回到自己的班房,沈易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
他现在面对一个事关个人命运的重大抉择。
宋治非常看重河北义军的有功之臣,不仅因为他们基本都是寒门、草莽出身,跟世家不同,更因为他们曾经的忠义之举与大战之功,